《歐巴醫師鄉村行醫記》-常常在頭痛的小妹妹
最近在門診遇到一位6歲的小妹妹,主訴是右側偏頭痛已經2~3星期,與母親陪同一起來到門診,媽媽就問道:這會不會是感冒引起?診其脈感覺沒有外感的問題,但是望診發現小妹妹的右側頭部顳側貼了一個磁力貼,可能是媽媽為了暫時減輕症狀貼上去的,我就做了觸診,壓了一下局部,小妹妹抱怨很疼痛,剛好這個位置是顳肌所在處,因為顳肌會參與顳頷關節的活動,於是我就順手檢查了一下顳頷關節,發現關節活動稍不順暢,我就問小妹妹:妳平常吃東 會單邊咬嗎?小妹妹回答:我都用左邊咬東西比較多。這回答果然跟我心裡設想的一樣!這個偏頭痛就是顳頷關節錯位引起!要讓顳頷關節順利復位的話要先檢查頸椎有沒有在正確的位置,於是我又檢查了一下頸椎,發現頸椎很多處都是歪的,所以治療時首先把頸椎關節先復位,復位後顳頷關節就會有空間自己滑進去,這樣頭痛的問題當下就可以解決了。治療後患者頭痛有稍緩解一些,但是仍有些疼痛,我就開了一些藥物給小妹妹服用。內科用藥思路的話,這位小妹妹頭痛是在人體的側面,在六經的歸屬上是少陽的境地,於是我用小柴胡湯合散偏湯加減服用,順便衛教患者在背書包時一定要背雙側背包,不能背單側的,以免骨架會歪斜,寫字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姿勢(我發現有些小朋友寫字的 姿勢都很糟糕~),囑咐患者下星期要再回診,並觀察療效。
按1. 中醫治病的思維模式是非常活潑,不同的病因會用不同的方法治療,就以這位小妹妹來說,她的問題是屬於骨架以及顳頷關節的問題,這個我就要瞬間變成中醫骨傷科醫師,利用中醫的正骨手法去處理她的問題。
2. 中醫強調的是預防醫學,我在臨床門診當中時常接到青少年轉骨的諮詢,在這些患者當中其實很多都不是真的長不高,而是他們長期姿勢不良引起骨架歪斜與駝背的問題,進一步影響體態的表現,看起來就像長不高,像這類的患者在小時候就早期發現有這樣的問題的話可以避免有長不高的情形發生,所以我建議父母親要時常觀察自己孩子的體態以及姿勢,假如有左右肩部不同 或者有駝背的情形的話,早點給醫師評估避免長大後造成長不夠的遺憾喔~